經濟技術開發區提升治理水平 筑牢發展根基
今年以來,經濟技術開發區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,有效提升服務群眾和企業的精準性與實效性,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,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。
強化政治引領,筑牢基層治理根基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,健全“街道—社區—網格”三級組織體系,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在基層治理單元全覆蓋。全面實施新興領域“雙覆蓋”攻堅行動,新建黨支部32個,實現非公企業黨建覆蓋率達100%。科學劃定農村網格286個、城市網格31個、專屬網格390個,實現“一格一碼”全覆蓋、無盲區。深化“黨支部建在網格上”,選優配強網格黨支部書記,建立“黨員中心戶”聯系群眾機制,將黨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,常態化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。
夯實基層基礎,建強治理一線橋頭堡。實施“頭雁培育”工程,選優配強社區(村)“兩委”班子,打造一支政治過硬、本領高強、群眾認可的基層治理骨干隊伍。深化星級黨支部創建,推行“黨建+民生實事”項目化管理,推動基層黨組織在服務群眾、化解矛盾、促進發展中發揮核心作用。整合黨群服務中心、便民服務站、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等,打造集政治引領、協商議事、便民服務、文化活動于一體的紅色驛站,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黨的溫暖。精心挑選區直機關210名黨員干部到企業擔任專屬網格長,同時安排企業管理骨干擔任專屬網格員,并聯合科技、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專家團隊定期深入網格,實現服務企業“一網通管”。
創新治理機制,構建共建共享新格局。完善“街道吹哨、部門報到”機制,列出跨部門協同治理清單,推動資源力量向基層下沉。深化社區、社會組織、社會工作者、社區志愿者、社會慈善資源“五社”聯動,培育扶持一批服務民生、化解矛盾、促進和諧的公益性社會組織,引導企業、商會的負責人和鄉賢等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。在企業推行“三融四問”網格治理模式,對企業訴求和發展難題,由網格員第一時間上報,職能部門第一時間響應,網格長全程參與,區級層面統籌協調,專家團隊“開處方”,確保問題及時化解。深化“黨建+網格+大數據”治理,整合智慧園區、數字城管、“雪亮工程”等資源,建設區級黨建引領高效能治理平臺。今年以來,收集矛盾糾紛、涉及民生高頻事項262件,辦結率達100%;為企業化解矛盾27起,消除安全隱患2000余處,解決生產經營問題114個;招工2600余人,融資4.2億元。
來源:漯河日報
責編:翟柯